十三经
Info
十三经是儒家的13部经典著作,全部共63万字。即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谷梁传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尔雅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孟子》。
- 《周易》,十三经之首,由《易经》和《易传》两部分组成,《易传》是对《易经》的解释。最初为占卜之书,后世对其不断的阐述说明,逐渐演变成一部无所不包的哲理性典籍。
- 《尚书》是中国历史典籍中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。关于夏商周三代。
- 《诗经》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,共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。由风、雅、颂三部分组成。风,160篇,大部分是民歌;雅,105篇,多为贵族文人所作的正乐;颂,40篇,是王侯祭祀宗庙时用的午乐。
- 《周礼》记载的是官制体系。
- 《仪礼》以“士”的日常礼仪为主,反映了古代贵族生活中吉礼、凶礼、宾礼、嘉礼四个方面的各种礼仪规范。
- 《礼记》是对《仪礼》的补充。
- 《春秋-左氏传》简称《左传》,《春秋》三传之一,是我国编年史的初祖,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(前722)至鲁哀公十四年(前481)共243年中,周朝和各诸侯之间的大事。
- 《春秋-公羊传》不讲历史,而是对《春秋》所记史实进行褒贬评论。
- 《春秋-榖梁传》也是一部对《春秋》所述史实进行评价的著作。
- 《论语》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典籍。
- 《孟子》主张的核心是“仁政”。
- 《孝经》儒家伦理思想。
- 《尔雅》对古代文献中的词语做出解释。